武汉村民全国率先研发豆丝量产设备

2021-11-15 08:41
来源:长江日报

“‘双十一’期间,我们的豆丝被赞为爆款,在电商同类产品中热销排名第一,成为武汉美食的又一张靓丽名片!”11月9日,在蔡甸区玉笋村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,成箱打包好的蔡甸豆丝摆放整齐,正准备运送到各地。合作社理事长夏长兴兴奋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蔡甸豆丝系列产品目前已远销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,产值达2200多万元。


■ 两次转型,瞄准豆丝产业


对于夏长兴来说,豆丝是家乡的味道,也是他事业发展的点金石。
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夏长兴在蔡甸区柏林粮管所工作,虽然收入不高,但也属于捧上了“铁饭碗”,让不少人羡慕。


1999年,粮食系统改制,“铁饭碗”被打破了,夏长兴的许多同事面临下岗再就业的困境。昔日要好的同事邀约夏长兴共同下海,从最熟悉的粮食做起,办起了大米加工厂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大米加工厂升级成了米业公司,推出了“晚金优”“农家晚粳米”等产品,公司注册的“金碾王”商标还被评为武汉市著名商标,夏长兴的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。


2010年,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调整,蔡甸区成为武汉市的“菜篮子”,农户大多开始转型种植蔬菜,米业生产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,夏长兴也顺应区域市场大势,开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。


一年后,夏长兴回老家玉贤街玉笋村时发现,村里农户生产的传统豆丝很受欢迎,但因为都是农户自己加工,消费者购买十分不便。“转型生产豆丝应该很有市场”,说干就干,夏长兴租下村里的闲置小学,请来10多名村民,开始手工制作豆丝。


■ 找大学专家指导

筹款600万自主研发豆丝生产设备


“豆丝是武汉传统小吃,一上市立马受到消费者欢迎,但传统的豆丝制作方法,一人一天最多只能做100斤,利润连人工成本都摊不住。”夏长兴说,2014年,他开始思考能否让传统手工制作的豆丝实现产业化、标准化生产。


然而,夏长兴寻遍全国,都没找到合适的豆丝产业化加工设备。于是,他找到华中农业大学、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,决定在他们的指导下,自主研发生产设备。


“当时没有那么多钱,我卖了房,还找亲朋好友借了钱,陆续筹集了600万元,只为研发出一套豆丝工业化生产设备。”夏长兴说。设备的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边改边完善。夏长兴和专家一起,前前后后开展了500余次试验,终于在2016年,成功研制出一套可以完成清洗、磨浆、烫制、冷却、切丝、烘干、包装一系列工艺的全自动化豆丝加工设备,并获得了国家专利。


“设备对原料品质、配方、浸泡时长、烫制温度、烘干水分等环节,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。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干豆丝,仅晾晒就得花几天时间,而实现标准化生产后,一天能做2万斤豆丝,是人工生产产量的一百倍,品质也更能得到保证。”夏长兴说。就这样,他成为武汉豆丝产业化生产的“第一人”,名气传开,合作社接到的订货电话也源源不断。■ 研发新品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


为了保证豆丝口味地道,更具蔡甸风味特色,夏长兴在豆丝产品的创新上,一直不遗余力,带领合作社研发出了黄豆豆丝、绿豆豆丝、荞麦豆丝,并创新地在豆丝中加入蔡甸藕粉,“使用这种配方的豆丝更绵软、更筋道”。


不仅如此,他还开起了网店,增加社区电商小程序平台、消费助农线上特色馆等,一年仅网上销售额就能达到800多万元。


现在,生意红火的合作社,一年能消化早、晚稻700多万斤。附近村子种植的稻谷,大多都卖给了合作社。“我们把早稻卖给大米加工厂是每斤1.35元,卖给家门口的合作社是每斤1.45元,更方便、划算!”玉笋村村民夏远义说,豆丝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卖粮的机会,还给周边几个村湾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旺季时,60多名村民成为车间工人。“既能卖粮,还能在合作社打包豆丝做杂工,一个月多增收2000多元,大家都对豆丝产业竖起大拇指!”夏远义说。


如今,合作社种植大户已从原来的5人发展到200多人,社员达70人。“今后,我们还计划开设蔡甸豆丝品牌直营店,做出各种风味的炒豆丝、汤豆丝,让市民更方便地品尝传统豆丝美味,助力蔡甸豆丝品牌走出湖北,走向全国!”憧憬未来,合作社的社员们干劲十足。